當前位置 : 首頁 》新聞咨詢訊 》公司動态
國資國企改革新規與簡析周報 (20211025-20211101)
閱讀數:4084
 

2021.10.25-2021.11.1

來源:南京卓遠

作者:西北子公司

本 期 目 錄 |

一、國資國企改革政策及簡析 

1、國務院關于2020年度國有資産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

2、關于印發《國有資産報告編報工作暫行辦法》的通知

3、貴州省國資委印發《貴州省國資委監管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4、嘉興市國資委發布《嘉興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

二、國資相關新聞

1、國務院辦公廳對部分債務風險較高地區地區違規興建樓堂館所問題進行公開通報

2、國資委和工信部簽署協議,共同推動數字化轉型

3、《陝西西安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把陝鼓集團打造爲全國國企改革标杆

4、浙江國資委在省屬國有企業應用大額資金監控預警系統

5、浙江推進全省國有資産交易數字化平台建設

6、山東省國資委持續推動省屬企業重組工作

 

一、國資國企改革政策及簡析

 

1、國務院關于2020年度國有資産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

發文機關:人大常委會

發布時期:2021-10-25

官網鏈接: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110/c63f586559e84bc0ae85fa752d358f0c.shtml

 

丨政策簡析丨

企業國有資産(不含金融企業):2020年,中央企業資産總額94.0萬億元、負債總額62.5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19.6萬億元,平均資産負債率66.5%。地方國有企業資産總額174.5萬億元、負債總額109.0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56.4萬億元,平均資産負債率62.4%。

金融企業國有資産:2020年,中央金融企業資産總額219.0萬億元、負債總額196.2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産(國有資本及應享有的權益,本章節内下同)16.5萬億元,地方金融企業資産總額104.2萬億元、負債總額92.4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産6.2萬億元。

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産:2020年,中央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産總額5.8萬億元、負債總額1.6萬億元、淨資産4.2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産總額1.5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産總額4.3萬億元,地方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産總額37.7萬億元、負債總額9.6萬億元、淨資産28.1萬億元。

國有自然資源資産:全國國有土地總面積52333.8萬公頃(785006.9萬畝)。其中,國有建設用地1760.6萬公頃、國有耕地1957.2萬公頃、國有園地238.7萬公頃、國有林地11284.1萬公頃、國有草地19733.4萬公頃、國有濕地2182.7萬公頃。

二、國有資産管理工作情況

企業國有資産(不含金融企業):貫徹新時代黨建總要求,構建企業改革發展堅強保障。全力以赴抗擊疫情,彰顯大國重器責任擔當。聚焦重點突破難點,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精準抓好着力點,增強“兩鏈”自主可控能力。推動布局結構優化,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

金融企業國有資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研究完善财政金融獎補措施,支持實施國家戰略部署。加強金融企業監管,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支持普惠金融提質增效,助力經濟民生薄弱環節發展。健全完善公司治理,深化國有金融機構改革。

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産:推動完善頂層設計,填補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産管理法規空白。發揮資産保障作用,推進實施國家重大戰略和民生工程。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提升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産使用效益。夯實基礎管理工作,落實加強财政資源統籌部署要求。

國有自然資源資産:堅決貫徹生态文明體制改革要求,建立健全自然資源管理制度體系。2.加強重大基礎性工作,有力支撐自然資源資産管理。加大自然資源保護力度,夯實國家安全資源基礎。加大生态保護修複力度,構築國家生态安全屏障。強化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促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2、關于印發《國有資産報告編報工作暫行辦法》的通知

發文機關:财政部

發布時期:2021-09-10

官網鏈接: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18/content_5643294.htm

丨政策簡析丨

《暫行辦法》貫徹落實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産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國有資産管理情況監督的決定》,旨在立健全國有資産報告制度,規範國有資産報告編報工作。

國有資産報告編制要實現全口徑、全覆蓋,采取價值量與實物量相結合的方式,全面、科學反映各級各類國有資産管理情況。國有資産報告采取綜合報告和專項報告相結合方式。綜合報告全面反映各級各類國有資産管理情況。專項報告分别反映企業國有資産(不含金融企業)、金融企業國有資産、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産、國有自然資源四類國有資産管理情況。

财政部每年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門以及有關中央部門和單位印發開展年度國有資産報告編報工作的通知,布置年度報告工作,明确報告工作具體安排、編報要求和報送時限等。财政部在有關中央部門和單位以及各省級人民政府報送的報告基礎上,經過審核彙總,編制全國國有資産綜合報告和有關專項報告,按照程序呈報國務院。縣級以上地方各級财政部門按照财政部和本級人民政府部署要求,開展本地區綜合報告和有關專項報告編制工作。

财政部門以及各相關部門彙總梳理關于本級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的處理情況和國有資産管理領域審計發現主要問題及整改問責情況,形成審議意見處理情況報告,經本級人民政府同意後報本級人大常委會。财政部牽頭推進全口徑國有資産信息共享平台建設,全面完整反映各類國有資産配置、使用、處置和效益等基本情況。

 

3、貴州省國資委印發《貴州省國資委監管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發文機關:貴州省國資委

發布時期:2021-10-26

官網鏈接:

http://gzw.guizhou.gov.cn/zwgk/xxgkml/zcwj/hyzcfg/202110/t20211026_71215292.html

丨政策簡析丨

《辦法》作爲貴州省一項全面涵蓋投資監管的統領性文件,明确了監管企業和省國資委在投資決策領域的權責邊界,明确企業是投資項目的決策主體、執行主體和責任主體。省國資委按照以管資本爲主加強國有資産監管的要求,聚焦投資方向、決策程序、風險防範以及投資回報,從規劃、主業、經濟效益、債務管控、風險防範、企業内部決策程序等方面,對企業年度投資計劃和投資項目進行監管。

《辦法》進一步對投資額、企業層級、授權管理等概念進行清晰界定。如明确投資額是企業完成一個項目所需的資産、權益投入,包括但不限于現金、實物資産、無形資産、股權、債權等;明确企業層級的定義,并要求監管企業加強投資決策授權管理,對投資決策實行統一歸口管理,向下級企業授權決策的管理層級原則上不超過兩級;此外還明确了企業年度投資計劃、投資項目申報時點、程序及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辦法》明确了企業在投資時應綜合考慮資金成本、風險報酬和通貨膨脹等因素,對投資涉及的行業分别測算本企業基準收益率,并分别以市場期望回報率、投資風險系數、債務資本成本、資産負債率等因素作敏感性分析,确保盈利性項目實現保值增值。基準收益率及測算過程,監管企業應于報送年度投資計劃時,同步報省國資委備案。省國資委将在後續審查企業特别監管類項目時作爲參考依據。

《辦法》對企業投資項目按照市場化投資項目、政府決策投資項目兩大類進行分類監管。對于市場化投資項目按照監管清單監管,清單之外的投資項目,由企業根據發展規劃和投資能力自主決策,自擔責任,省國資委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對于省人民政府決策實施的重大基礎設施或重大專項任務的投資項目,明确規定達到清單特别監管額度的,實行事前備案管理。

此外,爲推進監管企業高質量發展,《辦法》強調投資必問效、無效必追責,借鑒中央企業基準收益率管理方式,明确了企業在投資時應綜合考慮資金成本、風險報酬和通貨膨脹等因素,對投資涉及的行業分别測算本企業基準收益率,并分别以市場期望回報率、投資風險系數、債務資本成本、資産負債率等因素作敏感性分析,确保盈利性項目實現保值增值。基準收益率及測算過程,監管企業應于報送年度投資計劃時,同步報省國資委備案。省國資委将在後續審查企業特别監管類項目時作爲參考依據。

 

4、嘉興市國資委發布《嘉興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

發文機關:嘉興市國資委

發布時期2021-10-25

官網鏈接:

http://www.jiaxing.gov.cn/art/2021/10/25/art_1556049_59413744.html

丨政策簡析丨

《規劃》緊緊圍繞“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兩大任務。積極推進“監管方式蝶變、國資布局蝶變、發展模式蝶變”三大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布局優化、改革增效、質量提升、風險防控、監管提質、人才培養、黨建引領”八大工程。

國資布局方面:《規劃》提出強化國資國企存量資源整合,優化增量資本投向,加強企業主業和投資管理,加快同質化業務整合,推動企業瘦身強體等方面作出部署,旨在逐步形成功能明确、主業突出、分布合理的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深度融入國内國際雙循環,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快推動市域一體化發展,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實現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

國資監管方面:《規劃》提出深入實施分級分類監管,積極探索差異化監管途徑方式,動态調整國資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構建新型考核評價體系,數字賦能提升國資監管水平,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重視債務結構性風險,建立重大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實現對重大風險的動态管理和有效管控。

國資授權方面:《規劃》提出加快推進國有資本充分授權放權和強化監管,不斷完善三級授權模式的市場化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作出部署,提出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全面落實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以中長期激勵等多種形式,加快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長效機制,以分層分類、規範有序推進競争類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度轉換經營機制激發活力競争力。

黨建引領方面:《規劃》提出繼續大力實施黨建引領工程,切實加強黨對國資國企工作的全面領導,推動落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巡聽旁聽制度,探索構建“黨建創效”評價體系,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産經營深度融合,并實施黨建工作責任制綜合考評,積極推動黨建責任制和生産經營責任制有效聯動。

 

 

二、國資相關新聞

 

1、國務院辦公廳對部分債務風險較高地區地區違規興建樓堂館所問題進行公開通報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部分債務沉重地區違規興建樓堂館所問題的通報》,對青海、甯夏、貴州、雲南等地區違規興建樓堂館所問題進行公開通報。通報強調,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過緊日子要求的重要内容。黨中央、國務院明确要求,債務風險較高地區除必要的基本民生支出和機關有效運轉支出外,要大力壓減基本建設支出,籌措資金化解債務風險;機關、團體不得建設培訓中心等各類具有住宿、會議、餐飲等接待功能的場所和設施。近期,審計署審計發現,青海、甯夏、貴州、雲南等4個省區的一些地方有8個項目不同程度存在違規興建樓堂館所的問題。

通報指出,上述違規動用财政資金興建樓堂館所問題,反映出相關地區部門和單位有關人員“四個意識”不強,紀律規矩意識淡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思想弱化,對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貫徹不到位;一些地區業務主管部門、監管部門作用發揮不夠,未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通報強調,嚴控樓堂館所建設是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重要内容,事關維護黨和政府形象,無論政府債務風險高低都必須堅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從審計發現問題中深刻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引以爲戒,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堅決防止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堅定不移把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2、國資委和工信部簽署協議,共同推動數字化轉型

 

10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簽署《關于加快推進中央企業兩化融合和數字化轉型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中央企業加快信息化工業化融合和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爲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發展數字經濟更好發揮引領支撐作用。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表示,近年來國資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動中央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數字化應用場景打造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和積極成效。國資委将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爲契機,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進一步深化合作、加強協同,引導推動中央企業着眼服務國家發展安全大局,聚焦行業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加強科研攻關,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産業鏈“鏈長”,以高水平自立自強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國家長遠需求,加強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通信息“大動脈”;立足國家重大戰略,加快傳統産業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升級,帶動引領産業結構優化調整,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強調要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中央企業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實體經濟的頂梁柱,在推進兩化融合和數字化轉型中發揮着戰略性支撐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資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雙方将共同引導中央企業加強數字産業布局,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構建良好數字生态,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3、《陝西西安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把陝鼓集團打造爲全國國企改革标杆

 

陝鼓被寫入《陝西西安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方案指出:要把陝鼓集團打造爲全國國企改革标杆。方案指出:支持中航發西航、中航西飛、陝汽控股、法士特、陝鼓集團等企業培育爲世界行業領先企業。方案指出:打造2個具有完整産業鏈的萬億級産業集群,以西電集團、中車西安車輛、陝汽控股、法士特、陝鼓動力等企業爲骨幹,發展先進制造業;陝鼓認真貫徹落實《綜改方案》中對陝鼓提出的三個明确要求。

一、統籌規劃、積極發展先進制造業。陝鼓将按照“産品智能化、過程智能化、服務智能化”的智能制造戰略布局,集中攻克技術難題,打造全球研發體系,加快攻克和轉化一批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的節能高效産品,最終将陝鼓打造成爲提供智慧綠色能源系統方案和系統服務的先進制造企業。

二、對标一流、成爲世界行業領先企業。陝鼓将持續加強與世界一流企業、行業先進企業對标,已對未來15年-30年的戰略、市場、研發、金融、供應鏈、安全等體系進行了規劃,并探索了“非清零式”營銷模式,向世界一流智慧綠色能源強企持續奮進。

三、全面改革、打造全國國企改革标杆。陝鼓将積極推動集團範圍内的全面改革,将黨的領導融入到公司治理的各個環節,确保黨對企業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首創精神”,實現國有資本長期保值增值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标。

 

4、浙江國資委在省屬國有企業應用大額資金監控預警系統

 

浙江國有企業大額資金監控預警系統是浙江省屬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牽一發動全身”的重要小切口,對加強國資國企數字化監管,提升公司治理和管控能力,防範經營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大額資金監控預警以國有企業“銀行賬戶”爲監控對象,采用“政企兩端、各司其職”方式進行設計實現。“企業端”即各浙江省屬企業原有的資金管理系統,負責将本企業100萬元以上大額資金交易數據收集上報;“政府端”即浙江省國資委建設的大額資金監控預警系統,負責對浙江各省屬企業上報的大額資金交易數據進行研判預警。

大額資金監控預警點在省屬企業中普及推廣“銀企直聯”,即要求各省屬企業自身資金管理系統與各銀行綜合業務系統實現對接打通,保障在各銀行間的交易信息第一時間傳回企業。借助“銀企直聯”普及推廣,最大程度減少數據受人爲幹預的風險,從根本上改善了大額資金監控預警系統數據質量,有效提升了數據及時性、準确性和完整性。

爲最大程度發揮大額資金監控預警系統效能,浙江省國資委以預警效果爲導向,加強跨層級、跨系統數據收集,特别是将省屬企業各類業務系統數據與大額資金交易數據進行比對排查,進而發現企業應收賬款、現金流、存貨、虛假交易等領域潛在風險,及時反饋企業進行風險追蹤和處置。以應收賬款風險預警爲例,大額資金監控預警系統通過與來自企業合同管理系統的數據比對,對企業銷售回款情況進行監控,若發現在合同約定期限内無相關大額資金收入流水信息,即觸發應收賬款逾期風險預警,提醒企業對該合同履約情況進行追蹤。

 

5、浙江推進全省國有資産交易數字化平台建設

 

爲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浙江省國資委以國有産權交易機構和業務整合爲切入點,打造浙江省國有資産交易數字化平台(簡稱“浙交彙”)。

“浙交彙”被列入浙江省數字經濟系統重大應用場景目錄,并接入政務服務網,賦能政府部門智慧服務和監管,成爲全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一窗找資源”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嵌入浙江省财政廳“雲原生應用管理平台”,爲行政事業單位資産處置及全流程監管提供閉環服務;對接試點企業集團系統,以“全流程、無紙化、零接觸”提升交易效率,助力企業提升國有資産管理能力;聯通杭州市房管局核驗系統,成功開通房産核驗綠色通道,創新完善全省國有房源信息發布和管理機制。通過全省門戶網站集中整合、統一管理,“浙交彙”積極打造及時準确、科學規範的信息發布、互動交流和交易服務平台,建設生态化智能化國有資産交易“服務鏈”。

截至目前,紹興、湖州、溫州等7地分中心已正式挂牌并接入“浙交彙”,其國有資産交易信息全面對接全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台,接受财政部、國務院國資委交易監測系統實時監測。今年底前實現全省國有資産交易統一信息披露、統一交易規則、統一交易系統、統一過程監測、統一資金結算及統一交易鑒證“六統一”目标。

“浙交彙”建設以省、市、縣相關部門或單位等“多主體”共同運營一個平台的方式,平衡各部門及企業化主體利益,通過市場化的股權和業務合作,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暢通交易“堵點”,實現信息共享,推動全省國有資産自由流動和市場化配置。同時,改變各地國有資産主要委托當地拍賣機構開展、場外交易的現狀,嚴格規範國有資産交易行爲,從源頭上預防權力尋租,爲國有資産建立“防火牆”,助力清廉國企建設。

 

6、山東省國資委持續推動省屬企業重組工作

 

山東省國資委網站消息,10月22日下午,有關省屬企業重組工作部署會議在濟南召開。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斌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高長生主持會議。會議傳達了省委、省政府關于山東國欣頤養健康産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欣頤養)與山東魯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華能源)重組的決策部署。

張斌在講話中指出,推進國有企業重組整合,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任務,是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重要舉措。魯華能源與國欣頤養主業相近,魯華能源清潔能源闆塊資産已劃轉山東能源。對國欣頤養和魯華能源兩戶企業實施重組,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決策,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充分發揮國欣頤養在醫養健康産業中的平台優勢,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有利于兩戶企業實現戰略協同、資源整合,進一步培育省屬醫養健康龍頭企業,助力陝西省新舊動能轉換。